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微观经济学不考察()。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变动
C.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雇佣工人的数量
2.市场上某商品的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
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
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3.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这表明()。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4.企业购买或使用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
C.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
5.若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这意味着()。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
C.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D.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6.在垄断竞争中()。
A.只有很少几个厂商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B.有许多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
C.只有很少几个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
D.有许多厂商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7.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分配,能被称作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为()。
A.其他人不受损失则不能使另一人受益
B.个人都处于其消费契约线上
C.个人都处于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8.一项公共物品是否值得生产,主要取决于()。
A.效益B.政府意志
C.公众意见D.成本和效益的对比
9.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在起作用
10.由于劳动者自身的素质低下,而导致的失业是()。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型失业D.自愿失业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为了得到消费者实现均衡条件,基数效用论通常假定的条件是什么?
2.垄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理解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
5.促进单位投入要素的产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四、计算题(共8分)
假设名义货币存量为1000亿元人民币,试问价格水平下降20%及上升20%时,实际货币存量变为多少?它的增减幅度各为多少?
五、论述分析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14分,共29分)
1.试分析公共物品的特征,说明公共物品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
2.联系实际,简要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